读嘉
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
立
夏
野·火·饭
这碗“真香”的饭里,盛着乡愁和文化,也盛着一个乡村振兴梦。
立夏,夏之始。江南一带,立夏烧野火饭流传已久,如今这一乡土民俗正不断为乡村旅游“添柴加火”。
在刚刚过去的这个“五一”小长假,桐乡乡村游接待人数达38.9万人,较去年同期增长9.1%,休闲农业营业额达3680万元,较去年增长9.7%。
据统计,在桐乡目前存在60余个乡村休闲旅游业态中,含野火饭场景的占87%之多,是桐乡美丽经济当之无愧的“头部品牌”。
今年4月,桐乡人还为这份限定快乐“正了名”,举办了首届“野火饭节”。从此,野火饭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。
所谓“野火饭”,无非是一锅加入了蚕豆、豌豆、竹笋、咸肉的大锅饭,桐乡人为啥觉得这么香?
这碗桐乡人的“心头好”究竟是碗什么饭?
#1
这是一碗“真香”的饭
有学者考证,“野火饭”风俗的范围,大抵流行在太湖南岸,特别是湖州与嘉兴桐乡、江苏吴江一带,在桐乡尤其风靡。
关于“野火饭”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崇祯年间《嘉兴县志》中:立夏日,儿童趬邻乞米,拔篱笋寸断之,杂煮作百家饭。 老幼分啖,云食之可一夏无疾。
暮春初夏时节,暖风起、万物生,乡野田间尽是拔节生长的声音。
小径旁的豌豆蚕豆籽实日渐饱满,轻轻一拨便脱壳而出,竹园里的“孵鸡笋”冒出了土,地里的藠葱也叶绿滚壮。
将这几样最新鲜的食材伴着咸肉,一起放在土灶锅里翻炒,炒熟后盛回盆内,往腾空的锅内放入本地出产的糯稻米,加水至略微超过米面后,再将炒好的食材倒入米中,搅拌均匀,盖好锅盖,当听到“哔哩哔哩”的锅巴声时准备收火,再添两把软柴焖煮半小时,一锅桐乡的时令美食——野火饭就可以出锅了。
刚出锅的野火饭,香气扑鼻,咸肉颜色红润、肥瘦相间,蚕豆壳薄瓣嫩、又甜又糯,咸肉的鲜配上蚕豆的香,简直美妙无比。
野火饭的确征服了桐乡人的味蕾。
有人曾用“青葱豌豆绿裳裳,腊肠咸肉笋嫩黄。尝遍桐乡烟火味,敢称立夏第一香”形容野火饭在桐乡人心中的地位,在揭开锅盖的刹那,桐乡人度夏的仪式感便拉满了。
民以食为天,亦以天为食。野火饭是大自然的恩赐,无论是制作还是食用,都在野外进行。在民俗学者看来,在特定的日子将“餐桌”移到自然之中,成为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,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,这份舌尖上的快乐便也“自然天成”。
#2
这是一碗“盛”着乡愁的饭
一碗野火饭,“烧”出了桐乡老底子的记忆。
在老一辈桐乡人的记忆中,立夏有着特殊的意义,像期待过一个欢乐的节日,因为立夏日一到,就可以烧野火饭了。
桐乡文学爱好者晋谷曾在《立夏的野米饭》一文中写道:“约上几个小伙伴,从家里背个铁锅,拎上一袋米,割点过年残余的咸肉就出发了。余下的菜比如碗豆、蚕豆、竹笋都可以到田头去摘,因为立夏这一天有个不成文的乡约,烧野火饭采摘一些地里的蔬菜不算作偷,是不会被追究惩罚的。烧饭的柴火可以从竹林、桑园里捡些枯枝,总之尽可能都从大自然中获取。”
《鲁迅日记》中也有记载:“六日晴。午,保宗来并赠《茅盾自选集》一本,饭后同至其寓,食野火饭而归。”
乡愁是一种情结,维系着故土深情,是本土文化在每个人灵魂深处的沉淀。无论走得多远,一碗野火饭就能勾起旅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。
茅盾13岁离开故乡乌镇,多年后,野火饭出现在了他的笔下:“‘野火饭’是家乡的一种便餐,用肉丁、笋丁、豆腐干丁、栗子、虾米、白果等,加上调料,与大米混合拌匀,煮熟即成,吃时再配以鲜汤。”
如今,一些中小学也会在立夏前后组织学生烧野火饭活动,在实践活动中让孩子感知“乡野”之美,体验“乡野”之魅,点燃孩子们对故乡的眷恋之情。
#3
这是一碗盛着“乡村振兴”的饭
正是这份打从骨子里的喜爱,和其中蕴含的乡土文化因子,让野火饭这一原本只在立夏吃的时令美食,如今可以从春寒料峭的2月一直“火”到6月,成了桐乡乡村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最早探索。
“如果按300元一锅,一锅一天烧两次来算,单单野火饭给乡村游带来的产值就接近2亿元。”桐乡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估算说。
野火饭这一农旅业态,借势短途游、近郊游的蓬勃浪潮,果断求变,赋予了新的形态,直接“火”出圈。
这是一碗带“火”乡村的饭,“烧”出了美丽经济味、帮扶共富味。
“20个锅子每天都是爆满状态,当天来定根本没有空位,要提前一个星期才能预约到。”石湾·猪舍里相关负责人表示,今年“五一”小长假期间,“野火饭+烧烤”组合每天创造的营业额就有2万多元。
“从业8年,乡村游的前景越来越好。”石门湾四季果园负责人诸建国表示,农旅融合的模式为他带来了每年七八十万元的旅游收入。
在屠甸镇汇丰村的康馨文化园,园内90%的员工都为本村村民,乡村游的发展,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……
△屠甸镇汇丰村康馨文化园
△石门镇墅丰村子恺漫画村
△河山镇八泉村野邻·桑野岛
近年来,桐乡抢抓乡村游、短途游、节气游的热点赛道,坚持强业态、建平台、集资源,推动二十四节气与地方农耕、农景、农趣有机融合,加快形成村美业兴民富的发展新格局。
桐乡市相关负责人表示,桐乡将抓好新业态培育,坚持差异化发展,打造消费者认可、能形成竞争优势的“一锅饭”特色产业,在“野火饭”的不断丰富下走出一条美丽乡村、美丽经济、美丽生活“三美融合”的发展之路。
乡愁烙印,乡村振兴,桐乡的野火饭必将越烧越香,越烧越旺。
本文部分图片来源自桐乡发布、乌镇景区
编辑:朱灵洁
责编:周志鹏
审核:鲍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