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嘉
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
湘家荡湖区位于嘉兴市南湖区东北部,距嘉兴城区约9公里,是一个天然湖泊,湖面面积约130公顷。据明·崇祯《嘉兴县志》载:“在县东北九里,昔有相氏居此湖滨,故名。”湘家荡又名相家湖、相湖。“湘家荡”是当地百姓根据湖滨居住人家的姓氏而重命名的。
“花气醺人似酒醇,东风随处扫香尘”这是明代嘉兴著名诗人怀悦身居湘家荡时留下的美好印象。嘉兴的《鸳鸯湖棹歌》中,有朱彝尊“犹有白苹十里香,生来黄蚬蛤蜊粗”;有谭吉璁“阿侬爱泊相湖浔,相湖银鱼二寸针。吴盐蜀姜为郎煮,不怕回船到夜深”。
新中国成立前后,湖中主要种植南湖菱。到上世纪50年代末,开始规模养鱼。据《嘉兴水产志》记载,1959年到1960年间,湘家荡联合水产养殖场由当时的塘汇公社经营管理。到1966年,由周边村民集资的联合水产养殖场正式成立,开辟养鱼经营。所产淡水鱼种远近闻名。
凭借湘家荡独特的自然资源,历代文人墨客也慕名而来。其中怀悦就围绕湘家荡南岸兴建怀家亭馆,有所谓“相湖八景”,即钓鱼所、观莲亭、清风榻、白雪窝、载春舫、耕耘堂、栽桑圃、采菱滩。其斋名“铁公斋”,又有月波轩、雪艇水亭、北花园等建筑景点。
在当时,“园亭诗酒之会,极一时之盛”,文人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诗歌。被称为“景泰十才子”的海宁诗人苏平也是这里的常客,他用“帘卷夕阳吟对酒,窗临流水坐看鸥”的诗句写出这里的诗情画意。怀悦则用“青衣开尊倾翠涛,诗成落笔飞霜毫”描绘骚人墨客在这里的豪兴雅举。
继怀悦后,明代文人沈思孝生前也在湘家荡建有别业,名曰“绿萝庄”,又名“绣野园”。此庄常有名士文人结伴而至,在此吟诗作画,畅怀寄兴。沈思孝曾在京邸怀绿萝庄赋诗:“笑我游燕似客卿,五湖三亩独钟情,种鱼可有千头美,养鹤将无六翮成。池上墨花沉夜雨,簾前带草自春晴,明朝定乞初衣去,肯使山灵谢姓名。”表达对湘家荡的怀念之意。
千百年来,烟雨与雾霭,流水与人家。周围农民在田地耕种之余,撒网捕鱼,品尝湖鲜,饶有兴致。上世纪末,一直隐居于江南水乡的湘家荡迎来历史性的蜕变。1997年11月,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,正式成立湘家荡省级旅游度假区。
进入21世纪,湘家荡进入实质性开发建设,水治理步伐开始加快,护岸按景区标准重新修筑,沿湖的绿化工程高标准实施,景区道路环绕贯通,景点规划建设有序推进,根据明代怀家亭馆重建的“湘湖八景”相继建设完成;月亮湾沙滩、风车乐园、精严讲寺等景点等对外开放;君澜度假酒店、绿地铂瑞酒店(嘉兴)店落户湖滨。2016年1月,湘家荡环湖景区成功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
在坚持绿色发展的同时,湘家荡积极放大生态优势,区位优势,开辟科创新路。2019年初,当地政府正式提出,把“科创区+风景区”作为湘家荡区域的发展定位,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,打造具有“一流平台、一流人才、一流产业、一流生态、一流服务”的世界级科创湖区。
通过“科创区+风景区”的双轮驱动,湘家荡正由传统的“生态湖区”向一流“科创湖区”蝶变。截止目前,以南湖研究院、南湖实验室为支撑的科创平台相继落户湘家荡湖区。8个院士团队纷至沓来,顶尖人才17人,硕博人才超600多人集聚于此。
一批未来新产业也超前得到布局,如真空电子、临近空间无人机、航天宏图、北航无人船、华云工业互联网、模拟科技等20个高科技项目相继落地,敏华未来汽车智慧产业园获省未来工厂认定。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湘家荡科创产业正日渐成形。
编辑|吴红英
审核|邹健
独家视角 读嘉呈现